手贱开始的折腾
上周看综艺,嘉宾脸歪得离谱,弹幕全在刷“AI换脸了?”。我这该死的好奇心就上来了,非得搞清楚这帮人到底咋捣鼓的。
说干就干!我翻出吃灰的游戏本,下载了个某开源工具。安装包就2G多,解压完发现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全是脚本,我脑瓜子“嗡”一下就大了。硬着头皮点那个“启动.bat”,好家伙,命令窗口哗闪屏报错,提示我缺什么显卡驱动?我用的可是去年新买的3060笔记本!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踩坑第一步:环境配置
网上教程都是几年前的,版本根本对不上。我蹲在GitHub issue区刨了一下午,发现得装特定版本的CUDA和cuDNN。跟着教程一步步装,重启电脑都三次了,那狗屁启动脚本还是报错。在一个犄角旮旯的论坛里找到解决方案——得先在电脑属性里关掉一个叫“硬件加速GPU计划”的玩意儿! 折腾到半夜总算看到训练界面了。
搞数据比写代码还累
以为过了最难的一关,结果采集素材差点把我送走。
- 目标视频: 找了一段某综艺15秒的嘉宾特写高清片段,下载完还得用工具一帧帧拆成图片,几百张!
- 目标人脸: 截取嘉宾各个角度无遮挡的脸,光扭头、眨眼、大笑的图就手动截了50多张。
- 源人脸: 想用自己的脸试试,自拍了20张不同表情,结果导入工具就报错!提示“面部特征不足”… 得,换了个朋友的高清写真集凑数。
光整理这些图片就花了我两天,眼睛都快看瞎了。工具里有个人脸对齐功能,自动识别人脸关键点,结果我那朋友戴眼镜的照片全失败了,只能手动一张张调位置,手都麻了。
训练?不,是烤机!
点下“开始训练”那刻,我笔记本风扇“嗡”一声原地起飞!GPU占用直接100%,散热口烫得能煎鸡蛋。盯着训练预览窗口,前一个小时人脸糊得像打了马赛克,眼睛鼻子嘴巴各自乱飘,看得我差点心梗。
- 参数都是玄学: 教程说新手用“SAEHD”模型,什么batch size、迭代次数、学习率…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!跟着默认设置跑了3万次迭代,预览图里的人脸终于能看了,结果换到视频里一扭头,耳朵后面全是鬼影!气得我直接清空模型从头再来。
- 云主机续命: 笔记本顶不住了,租了台云服务器。钱是哗哗地流!这回学乖了,调低了分辨率,batch size设成4,慢就慢点。跑了整整一天一夜,预览效果勉强能接受。
合成瞬间差点砸键盘
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合成环节!选了处理好的视频段,点“合成转换”。进度条慢得像蜗牛,好不容易跑完,我颤抖着点开生成的视频——差点背过气去!
- 朋友的脸是贴上去了,但脖子和头发边缘全是锯齿,像劣质贴纸;
- 嘉宾有个甩头动作,结果新脸上的头发纹丝不动,物理穿帮!
- 最绝的是背景灯光一变,新脸的肤色瞬间青一块紫一块,跟中毒了似的!
网上搜解决方案,说是要调什么“遮罩模型”、“颜色迁移”。我又吭哧吭哧找了教程训练遮罩,手动标注头发丝、耳朵轮廓…调颜色参数更离谱,RGB通道一点点试错,试了二十几次才勉强让肤色没那么惊悚。
发现综艺换脸的惊天漏洞
成品只能说“能看”,离综艺那种天衣无缝差十万八千里。但这回折腾让我发现了关键门道:
- 综艺玩的是“局部换脸”不是整体替换! 人家只动嘴巴眼睛附近,避开复杂发际线和饰品,所以破绽少。
- 动态追踪才是核心! 我用的工具追踪算法太糙,人脸剧烈运动就崩。他们肯定有专门团队一帧帧修,烧钱堆人力。
- 颜色和光影是最大破绽来源,也是后期修得最狠的地方。
看着那段勉强能用的换脸视频,我突然明白了——为啥弹幕总说某某嘉宾某期“脸僵”。不是演员面瘫,是AI换脸的后遗症! 灯光一复杂或者动作一大,后期团队也救不回来!
关掉电脑,摸了摸滚烫的笔记本,我默默下单了个散热支架。这玩意,技术原理听着高大上,真要落地,拼的不是算法,是电脑配置、人力堆砌,还有你愿不愿意手动标注一千张人脸… 还是老老实实看综艺刷弹幕!